-
阳江:构建现代化滨海城市 擘画高质量发展新蓝图
阳江市立足新发展阶段,贯彻新发展理念,构建新发展格局,以招商引资为重要抓手,聚焦经济发展高质量、改革开放高水平、城乡协调高标准、人民生活高品质、生态环境高颜值、社会治理高效能目标,全面落实广东省委“1+1+9”工作部署和阳江市“123+N”工作安排,加快打造沿海经济带重要战略支点、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城市,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。 (一)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,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。阳江市围绕金属材料、绿色能源、临港工业等主导产业,加大招商引资力度,推动产业集群化、高端化发展。2023年以来,阳江市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,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、技术水平高的龙头项目,带动配套企业集聚,形成“龙头引领、链条延伸、集群发展”的产业生态。同时,阳江市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,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数字化转型,发展智能制造、绿色制造,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。在绿色能源领域,阳江市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,大力发展海上风电产业,推动风电装备制造、运维服务等全产业链发展,打造国家级绿色能源基地。 (二)推进城乡区域协调,提升综合发展能级。阳江市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纽带,促进城乡融合发展。2024年,深茂铁路阳江段加快建设,广湛高铁阳江段有序推进,阳江港深水航道升级改造工程稳步实施,形成内联外通的综合交通网络。中心城区方面,阳江市优化城市空间布局,推进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,完善教育、医疗、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,提升城市承载能力。县域经济方面,阳江市支持各县(市、区)发展特色产业,推动农业与旅游、康养等产业融合,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。同时,阳江市加强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,推动优质教育、医疗资源下沉,改善农村人居环境,让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。 (三)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,擦亮滨海城市底色。阳江市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制度,加强滨海湿地、红树林、海岛等生态系统保护修复。2023年,阳江市推进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建设,实施海岸带生态修复工程,提升海洋生态系统稳定性。在绿色发展方面,阳江市大力发展清洁能源,除海上风电外,积极推进光伏、氢能等新能源产业发展,优化能源结构。同时,阳江市推动工业、建筑、交通等领域绿色低碳转型,倡导绿色生活方式,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,打造天蓝、地绿、水清的生态宜居环境。 (四)深化改革开放优化环境,激发发展内生动力。阳江市持续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简化审批流程,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,打造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营商环境。2024年,阳江市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在产业、科技、人才等方面的协作,主动承接湾区产业转移,吸引湾区企业投资兴业。同时,阳江市提升对外开放水平,依托阳江港等口岸平台,发展临港物流、跨境电商等业态,推动外贸转型升级。通过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,阳江市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,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 (五)聚焦民生福祉提升,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。阳江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加大民生投入,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。2023年以来,阳江市新建和改扩建一批中小学、幼儿园,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;推进县级人民医院升级改造,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;加强就业帮扶,扩大就业岗位,保障重点群体就业。在社会治理方面,阳江市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,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,化解社会矛盾纠纷,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阳江、法治阳江。通过不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和社会治理效能,让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更加充实、更有保障、更可持续。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,阳江市正以昂扬的姿态推动高质量发展,朝着打造沿海经济带重要战略支点、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城市目标阔步前行,为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、创造新的辉煌贡献阳江力量。
2025-07-01
-
【阳春招商】湖镇:从千年古镇到产业新城的跨越发展
摘要:湖镇作为博罗县中部的历史古镇,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禀赋,通过持续优化招商引资环境、推动产业园区建设,实现了从传统农业镇向现代工业强镇的转型。2008 年启动的惠州金塘工业园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,吸引了包括三良木业、新东昕玩具等企业入驻,带动了电子信息、机械制造等产业集聚。同时,湖镇依托罗浮山旅游资源,发展生态旅游,形成了 “工业 + 旅游” 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,为博罗县乃至惠州市的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。 一、地理与历史:千年古镇的发展根基 区位优势 湖镇位于博罗县中部,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地带,S244 线(广梅公路)贯穿全境,距广州 60 公里、深圳 86 公里,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的重点工业卫星城。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承接广深产业转移的重要节点。 历史渊源 湖镇始建于唐代,相传唐皇姑南巡至此,因迷恋当地山水而建城,因其三面环水得名。明洪武四年(1371 年)设巡检署,清代形成贸易市集,民国时期成为重要乡治,1986 年正式设镇,历史底蕴深厚。 自然禀赋 全镇总面积 274 平方公里,地势东北高、西南低,沙河贯穿全境,淡水量居博罗县第一。辖区内显岗水库蓄水量达 1.2 亿立方米,为工业和农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。此外,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来年均 22℃的宜人气温和 1714 毫米的充沛降水,适宜产业和人居环境。 二、工业崛起:金塘工业园区的产业集聚 园区规划与建设 2008 年,湖镇镇政府启动金塘工业园区建设,总体规划面积约 2000 亩,首期开发 800 亩,重点发展电子信息、机械制造等产业。园区位于埔新村,紧邻广梅公路和在建的粤湘高速,交通便利,配套完善。 招商引资成效 截至 2008 年底,金塘工业园区已吸引 12 家企业落户,其中三良木业、新东昕玩具、兴鑫涂料等 3 家企业投产,精城辉、红林实业等 4 家企业在建,创亿行国际、源盛金属等 5 家企业筹建。园区通过 “三通一平” 基础设施建设和优惠政策,成为博罗县新兴的产业聚集地。 产业布局与升级 湖镇镇工业基础雄厚,全镇企业总数达 151 家,其中投产企业 86 家,涵盖华通电脑、创国五金机械等龙头企业。金塘工业园区的建设进一步推动了产业集聚,形成了以电子信息、机械制造为主导,新能源、新材料为补充的多元化产业格局。 三、旅游发展:罗浮山下的生态名片 旅游资源开发 湖镇依托紧邻罗浮山的地理优势,大力发展生态旅游。2000 年前后,投资 1.5 亿元建设罗浮山山水度假村和客家文化村,打造集休闲、观光、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旅游项目。显岗水库的渔产和生态景观也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。 配套设施完善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,湖镇镇配套建设了两个高档住宅小区、大型农贸市场和步行街,提升了城镇服务功能。同时,结合乡村振兴战略,开发了 “欢乐稻场” 等农旅融合项目,吸引珠三角游客前来体验。 四、基础设施与投资环境 能源与交通 湖镇镇电力资源充足,拥有 110KVA、500KVA 变电站 3 座,实行城乡农网改造同网价,电价水平居博罗县前列。交通网络四通八达,S244 线、广惠高速、粤湘高速(规划中)构成了便捷的对外通道,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。 政策支持与服务 湖镇镇政府通过 “诚、信、优” 服务理念,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政务服务。2008 年,金塘工业园区推出 150 元 / 平方米的工业用地优惠政策,吸引了众多投资者。同时,积极对接上级部门,争取专项资金用于道路、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,改善投资环境。 五、未来展望:产城融合的发展蓝图 产业升级方向 湖镇镇将继续推进金塘工业园区二期开发,重点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链配套项目,提升产业附加值。同时,依托现有产业基础,推动电子信息、机械制造向智能化、绿色化转型。 城乡统筹发展 结合罗浮山旅游开发和乡村振兴战略,湖镇镇计划打造 “工业 + 旅游 + 农业” 融合发展模式,建设生态宜居城镇。通过完善公共服务设施、提升城镇品质,吸引更多人才和投资。 区域协同发展 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,加强与广深莞等城市的产业合作,承接高端产业转移。同时,深化与博罗县其他乡镇的联动,形成优势互补、协同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。 湖镇镇凭借深厚的历史底蕴、优越的区位条件和务实的发展策略,正从一个传统农业镇向现代化产业新城华丽转身。金塘工业园区的崛起、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,为湖镇镇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在招商引资、产业园区建设和投资环境优化的持续推动下,湖镇镇必将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浪潮中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。
2012-10-11
有想补充的信息?点我投稿

- 联系我们
- 企业入驻
